我的尴尬癌要犯了——观《攀登者》

事情是真事,演员也是好演员,要说这其中出了什么问题,那必定是剧本和导演的用力过猛。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评价这种感觉,只是觉着处处透露出来的奇怪。主角的强行续命不死,其实我感觉完全没有表现出来 当年攀登队的不容易,没有能体现出人民群众的付出,变成的个人英雄主义题材电影。攀登雪山不带雪镜带护目镜,锚点总是打不牢导致高冲坠。 攀登高海拔雪山是很困难,困难在于嫉妒的寒冷,行动不便,恶劣的气候。主角在8千米雪山上高速奔跑,飞跃修路,牛顿的棺材板都快压不住了。除了不利的气候被充分的显现,我觉着这不是攀登珠峰,完全不冷,甚至很暖和。外加强行穿插的爱情线,第一次登顶随便扒拉几下就找到了那么完成的化石。我觉着剧组真的需要一个专业的登山技术指导,去权衡现实登山和英雄主义。过度的夸张反而会导致反感,一行五人去观影,出来都是片刻的沉默,十一档只能寄希望于《我和我的祖国》了。 纪实题材的电影应该尊重专业的情况下进行,设备不好氧气不充足,衣物不足够保暖,各种帐篷、气候保障硬件设备不好然后靠着个人意志力完成任务 才是根本,而不是反科学的飞跃,全是女士组成的气象组。对于高危险的登山来说其实写实就能表现出其困难所在,并不需要如此。反而如此这般,更不像是对历史人物的尊敬,更像是臆想和亵渎。 观影之前,特地了解了那一段的历史,个人以为这部电影完全是没有体现出来当时各方各面的艰难,有的只有个人英雄主义、亵渎生命。作为一名中国人,看这部电影甚至没有看历史让我心潮澎湃,甚至想捂上眼睛度过那一段段尴尬的爱情戏和部分有违科学规律的攀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