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意味着停止展示自己,学会隐藏自己。
摘自《失踪的孩子》
摘自《失踪的孩子》
偶尔看豆瓣,刷到18年高分书籍,就有一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豆瓣是用的新出版的版本的封皮,蓝色和粉红色的封皮给人一种青春小说的第一印象。转眼想想好像又不对,9.1的图书评分完全超出了青春文学的作品的合理区间。 来图书馆拿到书,用三个半小时一口气看完才明白了这其实应该算是自传式小说了吧。对于一个常常关注新闻的事情,总感觉这只是常见于报端恶魔禽兽的故事。但是当被受害者以第三人称写出来的时候还是那么的震撼。作者在多次自杀未遂后还是自杀了,书籍出版时作者已经不再人世,不知道作者本人经受了什么样的思想煎熬,作为读者也只能在文字中略感一二。 除了必要之处,作者用了大量的隐喻去替换那些过于露骨的词汇,如果是一部普通的文学作品也许能博人一笑,但在这里却笑不出来。 太久不写东西,感觉满脑子的感慨在电脑全成了胡思乱想,作为纯真工科男还是分门别类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辅导机构老师诱奸 在现在各种升学考试压力山大的情况下,一位有名的培训老师的确能得到极大的关注度,位于圈中心的学生们有时会成为盲目崇拜者,这也让我想起了去年(2018)考研的某位老师的丑闻。学生,特别是没有经历过社会风雨、人间冷暖很难有该有的分辨能力和性意识。这也是很多人调侃的时候会说找女朋友要找年轻的,好骗。对于老师崇拜以及好老师(上课水平高)的稀缺,一点的恩赐可能就被看做了示好和特殊关照,而忽略了背后可能隐藏的更大的动机所在。
二、性教育的缺失 在作者文中多少是能看出对家长的不满的,几次的试探的失败完全成了李国华得寸进尺的后盾,年龄不大的小女孩只能独自承受这一切。不敢说、没人倾诉也是 一个人变得抑郁的关键诱因。文中调侃抄着笔记的却完全没有性意识的主人公,普罗大众对于性的避而不谈其实减轻了施暴者的心理负担。难以启齿和不愿意去说永远是强奸案件的最大难题,现实中作者本人与其他三位女生被同一位老师猥亵,但最终都没有站出来。因为站出来就代表着被强奸的标签要在自己身上挂一辈子,也许周边会有数不清的风言风语,也许整整后半生都无法平静度过。
北大拒录低分但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 香港事件还在发酵,上半年还是经常经常去的玩乐地 看了哪吒,国产良心了,又在国产保护月票房不能不高啊,期待未来国创动漫,别像上海堡垒这样打脸中国科幻就好,这电影现在基本成了笑话。 人民币破7,当初6.7都嫌贵啊,好好学习,瞎操心没啥用,我对我国的储备还是有信心的。
出奇的来网吧补《人间世》的纪录片,估计周边人都会觉着我听怪的吧,没怎么打游戏,也不是好莱坞大片,或者肉麻的电视剧。自从大四看到人民日报的对于《人间世》第一季,就入了医疗纪录片这个新爱好。 第二季换了视角,其实我刚看了第一集的时候,总觉着和第一季的反差很大,但看下来更多的是感动。《人间世》也许不完全是一部医疗纪录片,而是在反映社会现状的同时,去探讨认识的意义,去感受世间冷暖。其实来网吧之前刚刚得知小舅脑部查处过小肿瘤,他本事也是医生,在社科院的医院作着中医,有时候人生就是这么不可预测。想不到之前医疗纪录片看到的鼻孔微创的脑部手术居然会用在自己近亲属身上。看多了医疗纪录片,原以为自己的阀值会越来越高,实际上还是哭成傻逼,我想这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吧。 奥兹海默,作为大名鼎鼎的老年痴呆症为人熟知。之前就听到一个句话,“照顾一个孩童,一会见证一天一天的成长;照顾一个老年痴呆患者,收获的只有一天又一天的绝望”。医疗有时候在疾病面前就是这么的无助。各家有着各家难念的经,不过还是感慨当年兄弟姐妹间的友情。奥兹海默,只能记着年轻的事情,忘了自己的老公老婆,姐妹儿女,忘了自己吃过饭,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我想对于患者本事也是一种煎熬吧,其实我更希望是一个理想世界。吴老师最终选择不插管让老伴体面的过完一生,照顾了十六年的老伴,里面多少的不舍,又有着多少的纠结也许是没有经历的人无法体会的。 每次看完都下决心每天锻炼,但是每天到了晚上就总是会犯懒,虽然不应该惧怕疾病,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投入再大也不为过咯。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
被我荒废了好久的blog 是时候写写画画了,自从经历一次数据库丢失,好久没有写过blog了,甚至朋友圈都不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去做一个积极向上的人,我了自己的梦想不断前行吧,加油!
作为漫威电影粉,《毒液》从整体结构上大同小异,并给未来的发展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不喜欢谈漫威的电影的。外网评分低,大致都是与原作不符,对于我只是想去欣赏一部视觉大宴的,并无影响。
前段时间漫威斯坦李逝世,片尾老人还在那里遛狗,他的客串已经是漫威电影长期以来的一个习惯了。我佩服他的想象力的,虽然我至今无法接受漫威漫画的画风,美国漫画中迪士尼的划分我是喜欢的,《疯狂动物城》之类是我超级喜欢的另一类影片。漫威在近几年在电影领域碾压DC,一部分也在于他的IP众多吧,又有传言迪士尼要完成对FOX的收购,x战警的ip也要回到漫威手中。
作为追了多年的美剧《神盾局特工》好久没有关心了,后续的剧情越来越胃疼,看完久久而不能平静,我也不认为这会是名留青史的好剧集。其实漫威的电影从客观上讲看多了依旧会审美疲劳,也许你会在网上看到合理的观影顺序,其实并不推荐在短时间看完如此多的电影。曾经大学一通宵补完四五部漫威电影的感觉就是我再也不想看这类题材的电影了。但是漫威作为量产大户,一年两三部的出产速度,可以说是业余生活的最佳调剂品。这是我可以不用考虑现实生活的一切,只要开开心心地在漫威世界度过快乐的两个小时就够了。
配合前段时间刷屏的 贺建奎搞的基因编辑婴儿来看,简直细思极恐。
Maisie是按照其母亲的基因的克隆婴儿,从本片各个细节发现,maisie动作敏捷,即使被制作出来的恐龙怪物也没有杀死她的意思,并且对恐龙拥有天生的好感,应该是这些都是后续发展的铺垫。
其实距离第一部侏罗纪公园已经过去了好长时间了,我现在已经想不起第一部说了些什么,还是记得上一部里的侏罗纪公园里发生的事故。其实从个人角度看,看过上一部的时候在想下一部能拍什么?老套路重建然后再事故,但这样的套路很难再拍出花样,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厌烦感。这一步的立意还算新颖,开始转向了克隆和基因技术可能给社会带了的混乱的思考。这样的思考让大众对自然产生敬畏。本部主要场景在城市,多少缺少了和往常一样奔跑追逐的大场面,也许从好莱坞大片来看,还不够刺激,也许这是评分不高的主要原因吧。女主最终也没有决定放生恐龙,我不愿意接受“圣母毁灭世界1000种方法”的flag。女主的确是激进的保护派,不过也有着自己的底线,即不伤害的人类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我想对这个来定义圣母未免有失偏颇。小女孩也许在下一部、下下部会成为大boss,虽然侏罗纪公园boss的死法好像都不怎么好看。
好久没看电影,看看自己的硬盘的存货,是时候清一清了。
简单的剧情,简单粗暴的背景设定,一如既往的好莱坞个人英雄主义,压不住牛顿棺材板的科学设定,从电影角度很难说这是一部好电影,无论从那个方面来看,同质化都十分严重。不过不乏是一部出色的爆米花作品,在紧张工作之余去看场结局完美的好莱坞电影,不用思考人生,不会被悲剧结局的代入感影响心情。有时候人也是需要放下脑子简单欣赏小学生般的快乐。
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让人感觉依旧停留在数十年前,不知道是现在的中国不好找到标志性元素,还是老巷子、龙标的印象深入人心。华人感觉依旧是傻和蠢的象征,不过呢在享受特效轰炸的同时也不会有人关心这些了吧。
有时候感觉国内脱口秀节目真的什么都不能说,稍有不慎钱途尽毁。之前在网飞看美国脱口秀节目,名人可以调侃,不会动不动就被律师函恐吓,但是底层人不能调侃。处于高位被调侃其实是影响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