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远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读《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偶尔看豆瓣,刷到18年高分书籍,就有一本《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豆瓣是用的新出版的版本的封皮,蓝色和粉红色的封皮给人一种青春小说的第一印象。转眼想想好像又不对,9.1的图书评分完全超出了青春文学的作品的合理区间。 来图书馆拿到书,用三个半小时一口气看完才明白了这其实应该算是自传式小说了吧。对于一个常常关注新闻的事情,总感觉这只是常见于报端恶魔禽兽的故事。但是当被受害者以第三人称写出来的时候还是那么的震撼。作者在多次自杀未遂后还是自杀了,书籍出版时作者已经不再人世,不知道作者本人经受了什么样的思想煎熬,作为读者也只能在文字中略感一二。 除了必要之处,作者用了大量的隐喻去替换那些过于露骨的词汇,如果是一部普通的文学作品也许能博人一笑,但在这里却笑不出来。 太久不写东西,感觉满脑子的感慨在电脑全成了胡思乱想,作为纯真工科男还是分门别类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一、辅导机构老师诱奸 在现在各种升学考试压力山大的情况下,一位有名的培训老师的确能得到极大的关注度,位于圈中心的学生们有时会成为盲目崇拜者,这也让我想起了去年(2018)考研的某位老师的丑闻。学生,特别是没有经历过社会风雨、人间冷暖很难有该有的分辨能力和性意识。这也是很多人调侃的时候会说找女朋友要找年轻的,好骗。对于老师崇拜以及好老师(上课水平高)的稀缺,一点的恩赐可能就被看做了示好和特殊关照,而忽略了背后可能隐藏的更大的动机所在。
二、性教育的缺失 在作者文中多少是能看出对家长的不满的,几次的试探的失败完全成了李国华得寸进尺的后盾,年龄不大的小女孩只能独自承受这一切。不敢说、没人倾诉也是 一个人变得抑郁的关键诱因。文中调侃抄着笔记的却完全没有性意识的主人公,普罗大众对于性的避而不谈其实减轻了施暴者的心理负担。难以启齿和不愿意去说永远是强奸案件的最大难题,现实中作者本人与其他三位女生被同一位老师猥亵,但最终都没有站出来。因为站出来就代表着被强奸的标签要在自己身上挂一辈子,也许周边会有数不清的风言风语,也许整整后半生都无法平静度过。
三、家暴、邻居大妈 许伊纹,放大版的房思琪,其实在其中能明显感受到作者对社会黑暗面的种种思考。以前中小学的住的地方,楼上男主人以为初中数学老师,晚上喝了酒就经常打老婆,天天鸡飞狗跳的,但是也不离婚。现实又是真的如此,特别有了孩子,特别多女人选择了隐忍,其实这是变本加厉的前奏。书中许伊纹流产后坚决离婚,同时又有了真心喜欢她的猫猫,对比主人公算是完美的转身。网上经常看到的一句话“家暴是底线,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第三次”。我想面临家暴最好的方式就是离婚,谅解是上帝的事情。但是当局者往往没有深入其中而不能自拔。 隔壁张大妈明知一维的暴力倾向打死不把女儿嫁给一维,但却有给一维介绍对象,看到别人不幸哈哈一笑,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变为谈资。这和保护自己女儿淋漓尽致而屡屡强奸别人女儿的李国华没啥不同,不过只是程度轻重罢了。真的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啊,又想起前不久把孙女借给房客做花童,结果被抛到海中溺亡的新闻。
四、社会现实 前两年留学生因手机里有儿童色情视频被美国遣返的新闻,去年某企业高管 性侵多名十来岁的小女孩,今年上半年上海某企业高管强奸朋友家女儿,其实诸如此类的新闻逐渐报端,不过热度也就一两天。我想现实中想房思琪一样用爱来为性侵自圆其说,以及羞于开口的也不再少数。我想最好的办法还是性教育,让该受到惩罚的人受到惩罚,这才是这个世界向文明进步的途径。 第二章中上网发帖申诉“李国华”暴行的郭晓婷,被说用鲍鲍换包包挺好、其他培训学校的托、被插得爽歪歪,作者说的很好,“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人们不愿承认世上存在非人的苦难的”。其实这完全是本小说作者本身的遭遇。作者用更生动的描述来展现一个受害者的心理历程,让被保护的很好的普罗大众感受被侵害的无助。X东的美国强奸案未尝又不是如此呢,新闻刚刚报出来的时候的评论也多以本来就是婊子只是价格没谈拢的评论,中国人真的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的。这在另一方面也不全是网友的错,翻转见多了,各种拿了好处还立牌坊的屡见不鲜,相信现在反而成了互联网上的奢侈品。 真如很多书评所说,这书不在于给出一个结论或者一个解决方案,能引起父母的思考挽救一个不行受害的子女,告诉陷入其中孩童这不是爱而是一位的欺骗,甚至成为一个沟通的媒介,我想这就是这本书最重要的意义所在了。 不知道为什么看完感觉有好多想说,但又不知道如何去说,有很多想法却有不成体系,胡言乱语中其实是对一部作品的赞美之词,说他是小说,对比作者自身的经历,我更愿意认为是一部半纪实作品,真的很难想想非事件亲历者能如此描绘出一个受害者的心理历程。